狷介之士
拼音: | juàn jiě zhī shì |
注音: | ㄐㄨㄢˋ ㄐ一ㄝˋ ㄓ ㄕˋ |
词性: | 成语 |
狷介之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网络解释:
狷介之士
- 1、刚正不阿的狷介之士俯首称臣。 ()
- 2、时任广东省文史馆馆长胡希明称父亲为“狷介之士”,并非毫无根据。
- 3、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 4、”狷者,狷介之士也,意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 5、在不断扬弃旧思想、吸取新思想的基础上,朱自清实现了由狷介之士向民主战士的过渡。
- 6、骆宾王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亦是著名的狷介之士。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介
- 五笔WJJ
- 五行木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狷介之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