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晒翅
拼音:fèng huáng shài chì
注音:ㄈㄥˋ ㄏㄨㄤˊ ㄕㄞˋ ㄔˋ

凤皇晒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酷刑名。

引证解释:

⒈ 唐代酷刑名。参见“凤凰晒翅”。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太后得告密者,輒令元礼等推之,竞为讯囚酷法,有‘定百脉’、‘突地吼’……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

网络解释:

凤皇晒翅

  • 凤皇晒翅,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fèng huáng shài chì,是唐代酷刑名。如:《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太后得告密者,辄令 元礼 等推之,竞为讯囚酷法,有‘定百脉’、‘突地吼’……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
  • 字义分解

    • 拼音fèng
    • 注音ㄈ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CI
    • 五行

    (1)(名)凤凰:龙~|丹~朝阳。

    (2)(名)姓。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F
    • 五行

    (1)(形)〈书〉盛大:~~。

    (2)(名)君主;皇帝:三~五帝|~权|~族|女~。

    (3)姓。〈古〉又同“遑”。

    • 拼音shài
    • 注音ㄕ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SG
    • 五行

    (1)(动)太阳把热照到物体上

    (2)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粮食。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CND
    • 五行

    (1)(名)昆虫的飞行器官;呈膜状。通称翅膀。

    (2)(名)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状的果皮。

    (3)(名)鱼翅;鲨鱼的鳍经加工后的软骨条;供食用。

    (4)(名)(~儿)物体上形状像翅膀的部分。〈古〉又同‘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