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民
拼音:yì mín
注音:一ˋ ㄇ一ㄣˊ

议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引证解释:

⒈ 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宋赵明诚《金石录·汉蔡湛碑阴》:“右《汉蔡湛碑》阴,载出钱人名有故吏、贱民、议民、故三老、故处士、义民。其称故吏、义民之类,他汉碑多有之,唯议民、贱民独见于此碑,然莫详其义。”

网络解释:

议民

  • 议民,拼音是yì mín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与郡县官议论政事的士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