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养
拼音:xù yǎng
注音:ㄒㄨˋ 一ㄤˇ

恤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抚养。

引证解释:

⒈ 抚养。

晋潘岳《杨仲武诔》:“恤养幼孤,以保乂夫家,而免诸艰难。”
宋梅尧臣《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朝廷急恤养,选守莫与宜。”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四章:“贫民归公政府恤养。”
犹抚养。 《宋书·宣帝纪》:“宜加卹养,答其诚心。”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卹养之。”
宋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死则卹养其孤。”

网络解释:

恤养

  • 恤养,读作xù yǎng,汉语词语,是指抚养。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TLG
    • 五行

    (1)(动)〈书〉顾虑;忧虑:不~人言。

    (2)(动)怜悯:怜~|体~。

    (3)(动)救济:抚~。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