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尘
拼音:fú chén
注音:ㄈㄨˊ ㄔㄣˊ
词性: 名词

浮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空中飞扬或附在器物表面的灰尘。
2.大量细小沙尘飘浮在空中,使天空变成土黄色的天气现象。这些飘浮的沙尘多因沙尘暴、扬沙而引起。

引证解释:

⒈ 空中飞扬或物面附着的灰尘。

宋林逋《寺居》诗:“不压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宋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六:“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峻青《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他们的身上,落着一层黄色的浮尘。”

⒉ 见“浮尘子”。

国语词典:

在空中飞扬或附于器物表面的灰尘。

网络解释:

浮尘 (天气现象)

  • 浮尘天气即强度最低的沙尘暴,是由于远地产生和传输沙尘暴或本地产生扬沙天气,待强度减弱,沙尘中粗颗粒重力沉降后,细小颗粒被继续输送和浮游在空气中而形成的天气现象。待风速继续减小,悬浮的尘粒会沉降到地面,因此俗称“落黄沙”。浮尘天气里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风速不很高,4级或更低;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于1公里。浮尘和降尘恶化周围环境,同时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呼吸系统有重要影响。
  • 浮尘 (汉语词语)

  • 尘土、细沙均匀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00米的现象。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这种天气状况对人体肺部的危害很大。据气象部门此前解释,沙尘暴与浮尘或扬沙的区别在于能见度,只有当能见度小于1公里时才可算是沙尘暴。
    • 1、洗去生活的浮尘,涤荡心灵的烦琐,快乐围绕;扫去作的阻碍,清除路途的困难,运相伴;世界清洁日,清洁环境卫生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作清清不快吧,愿生活开心,作顺利。
    • 2、江西有多少古建筑没有得到保护而倒掉,连历史的浮尘都来不及拍散?这已无从考究。
    • 3、落叶踏浮尘,枯枝携冷风,残阳扶薄云,红霞绕山林,幽寂之处,更是萧条几分,古道西风,几人驭马缓缓而行,周遭狼扑野兔行,唧唧雀声映雄鹰。
    • 4、微雨洗去繁世浮尘,绵绵密密的雨丝,海棠红,莲叶绿,临风回荡的流水声,描摹出一副氤氲雅致的泼墨山水画。
    • 5、帝星黯淡,谁为我斩决浮尘?无论在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一心求平凡的骇客,最终仍是无法实现对亡妻的许诺。
    • 6、晨风洗去夜和浮尘,窗角露出澄澈的黎明;年轻的白杨在爱抚中低语,正经的麻雀在平台上议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F
    • 五行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

    (2)(名)尘世:红~|~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