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虫
拼音:hūn chóng
注音:ㄏㄨㄣ ㄔㄨㄥˊ

昏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蚊子的别名。

詈词。糊涂虫。

引证解释:

⒈ 蚊子的别名。

明王志坚《表异录·虫鱼》:“内典曰:‘比丘忠草虫,佛听作拂子。’注:草虫,昏虫也。又曰下门虫,蚊也。”

⒉ 詈词。糊涂虫。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但有些我的战友,竟也有在作相反的‘美梦’者,我想,也是极胡涂的昏虫。”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话,世间竟有倾耳而听者,因其是昏虫之故也。”

网络解释:

昏虫

  • 昏虫,hūn chóng, ㄏㄨㄣ ㄔㄨㄙˊ,蚊子的别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AJF
    • 五行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婚”。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Y
    • 五行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