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g yùn dà gǔ |
注音: | ㄐ一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
京韵大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京韵大鼓
(1)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引证解释:
⒈ 亦称“京音大鼓”。曲艺的一种。 清末由木板大鼓和子弟书合流后发展形成,流行北方各地。
国语词典:
流行于我国河北、东北、华东地区的一种曲艺。以木板大鼓结合清音子弟书,并吸收平剧、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发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长篇,后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击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为伴奏乐器。因自清代起流行于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称为「京津大鼓」。
网络解释:
京韵大鼓
- 1、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
- 2、记者了解到,活动周期间不仅有专业的曲艺演员献唱,更为众多喜爱骆派京韵大鼓的票友们提供了展示空间。
- 3、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快板、平局、单弦、琴书、时调……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和平区南市街得到了弘扬。
- 4、骆玉笙传人张曦文举办京韵大鼓专场,张曦文。
- 5、在北京园、石家庄园、广州园、深圳园等处,游客朋友能欣赏到京韵大鼓、快板、二胡、管弦乐等艺术表演,感受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 6、还仔细琢磨著名京剧演员谭富英、相声艺人万人迷、京韵大鼓演员刘宝全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以充实自己。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京
- 五笔YIU
- 五行木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 拼音yùn
- 注音ㄩㄣˋ
- 笔划13
- 繁体韵
- 五笔UJQU
- 五行土
(1)(名)和谐悦耳的声音。
(2)(名)韵母。
(3)(名)情趣。
(4)(名)(Yùn)姓。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京韵大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