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释前嫌
拼音:jìn shì qián xián
注音:ㄐ一ㄣˋ ㄕˋ ㄑ一ㄢˊ ㄒ一ㄢˊ
词性: 成语

尽释前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完全消除以往的嫌隙。

网络解释:

尽释前嫌

  • 尽释前嫌,成语,意为把以前的怨恨完全丢开,出自蔡东藩《宋史演义》。
  • 尽释前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冰释前嫌
    • 1、两个人经过一番对谈沟通,彼此尽释前嫌,言归于。
    • 2、宽恕之心宽恕是指宽大为怀,尽释前嫌
    • 3、误会一旦发生,只有尽释前嫌,才能化险为夷。
    • 4、曹操的另一种用人之法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 5、双方都愿意尽释前嫌,友相处。
    • 6、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我们不尽释前嫌呢?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jǐn
    • 注音ㄐㄧㄣˋ,ㄐㄧㄣˇ
    • 笔划6
    • 繁体盡、儘
    • 五笔NYUU
    • 五行

    jìn

    1.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

    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都,全:尽然。尽是白的。尽收眼底。尽释前嫌。

    jǐn

    1. 极,最:尽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量(liàng )。尽管。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OCH

    [ shì ]

    1. 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释义。

    2. 消除,消散: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

    3. 放开,放下:释放。保释。手不释卷。

    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EJJ
    • 五行

    (1)(名)空间或位置在正面的:~门|村~村后。

    (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缩不~|停滞不~|一往无~。

    (3)(名)次序靠近头里的:~排|~三名|~者。

    (4)(名)过去的;较早的:~天|从~|~功尽弃|~所未有|~无古人;后无来者。

    (5)(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政务院。

    (6)(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

    (7)(名)未来的(用于展望):~程|~景|往~看;不要往后看。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UVO
    • 五行

    (1)(动)嫌疑:~疑犯。

    (2)(动)嫌怨:讨~。

    (3)(动)厌恶;不满意: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