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状
拼音: | zuì zhuàng |
注音: | ㄗㄨㄟˋ ㄓㄨㄤˋ |
词性: | 名词 |
罪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罪状
(1) 犯罪的实际情况;所举犯罪的情状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犯罪的事实。
引《孔丛子·问军礼》:“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敌人罪状,告之史。”
《后汉书·陈龟传》:“﹝梁冀﹞暴虐日甚, 龟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宗元於众党人中,罪状最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同乡京官在会馆议他的罪状。”
⒉ 宣布他人罪行。
引《晋书·桓玄传》:“玄大悦,乃留其兄伟守江陵,抗表率众,下至寻阳,移檄京邑,罪状元显。”
《宋史·奸臣传三·秦桧》:“河南诸郡相继陷没,帝始大怪,下詔罪状兀朮。”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国语词典:
犯罪的事实。
网络解释:
罪状
- 1、他在信中列举了唐明的十大罪状,其中多数是凭空臆造,他的杀手锏就是唐明收了他的钱。
- 2、我又故意扣留他两个宾客以作拷掠,他一定忧惧我会拷掠出他的其他罪状。
- 3、宜都王即帝位以后,孔宁子与侍中王华都有获取富贵的愿望,嫉恨徐羡之、傅亮专揽大权,于是日夜在文帝面前罗织罪状,诬陷他们。
- 4、刘宇亮先是又当众宣读了一番李信的罪状,然后直接将处理意见说了出来,处置还算是很轻的,仅仅是罢官夺职废为庶民,永不录用。
- 5、刚要战斗的时候,便发誓,召唤六卿申讨他的罪状。
- 6、杨延昭回朝后,向宋天子递交了御状,列举了潘洪的十大罪状。
字义分解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罪
- 五笔LDJD
- 五行木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