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引
拼音: | zhēng yǐn |
注音: | ㄓㄥ 一ㄣˇ |
词性: | 动词 |
征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征引
(1) 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例
英
(2) 指推荐选拔人才
英
引证解释:
⒈ 征召任用。
引《魏书·肃宗纪》:“门才术艺、应於时求者,自别徵引,不在斯例。”
《南史·儒林传·顾越》:“朝廷以臣微涉艺学,远垂徵引,擢臣以贵仕,资臣以厚秩。”
⒉ 引用;引证。
引唐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再获书辞,辱徵引地理证验,多过数百言,以为土之所出乃良,无不可者。”
宋杨亿《<景德传灯录>序》:“诱导后学,敷畅玄猷,而捃摭之来,徵引所出,糟粕多在,油素可寻。”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合肥女史赵景淑 ……又著《香匳杂考》一卷,徵引详博。”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我们请从他论诗的一章中征引几首最简单的出来吧。”
国语词典:
征召任用。
如:「征引详博」。
网络解释:
征引
- 1、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
- 2、最不要大段大段地征引,而应着眼于结合书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活动和周围的实际来写体会。
- 3、崔耕教授是在中国消费者研究的领先学者,他对中国消费市场分隔被广泛征引并用于教学。
- 4、似此众浊独清,理宜见嫉,什门老宿僧佑、道恒辈,乃借薄物细故,横相排摈,几兴大狱。
- 5、你在评论中所征引原著中的句章断章取义,是对原著的亵渎!
- 6、体例明晰,征引得当,考证精核,为研究梁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资料。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8
- 繁体徵
- 五笔TGHG
- 五行火
(1)(动)走远路(多指军队):~途。
(2)(动)征讨:出~|~战。
(3)(动)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兵。
(4)(动)征收:~税|~粮。
(5)(动)征求:~稿|~文。
(6)(动)证明;证验:实物可~。
(7)(名)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