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民
拼音:sàn mín
注音:ㄙㄢˋ ㄇ一ㄣˊ

散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普通老百姓。 2.离散之民。 3.闲散无事之民。

引证解释:

⒈ 普通老百姓。

《管子·立政》:“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得服长鬈貂。”

⒉ 离散之民。

《韩非子·初见秦》:“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

⒊ 闲散无事之民。

宋岳飞《乞解军务札子》:“伏望陛下俯昭诚悃,曲赐矜从,令臣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歌咏陛下圣德,为太平之散民。”

网络解释:

散民

  • 散民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àn mín,意思是普通老百姓。
  • 字义分解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