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
拼音:cháo cí
注音:ㄔㄠˊ ㄘˊ

朝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

引证解释:

⒈ 谓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凡贵臣出守,朝辞例有颁赐。”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凡官外徙者皆放朝辞,而询独许入见。”

网络解释:

朝辞

  • 朝辞,拼音是cháo cí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大臣外任,入朝叩辞帝王。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