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刘
拼音: | wáng liú |
注音: | ㄨㄤˊ ㄌ一ㄡˊ |
王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汉末作家王粲与刘桢的并称。
2.晋王濛与刘惔的并称。
2.晋王濛与刘惔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汉末作家王粲与刘桢的并称。
引《晋书·陆机陆云等传制》:“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故足远超枚马,高躡王刘。”
⒉ 晋王濛与刘惔的并称。 袁粲曾任司徒左长史、 丹阳尹,故云“誉出王刘”。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 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 杜弘治何如卫虎 ?’ 桓答曰:‘ 弘治肤清, 卫虎弈弈神令。’ 王刘善其言。”
王长史,王濛,曾任司徒左长史。 刘丹阳,刘惔,曾任丹阳尹。 南朝梁王僧孺《<临海伏府君集>序》:“袁粲声逾裴乐,誉出王刘。”
网络解释:
王刘
字义分解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笔划4
- 繁体王
- 五笔GGG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wàng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