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
拼音:mù duàn
注音:ㄇㄨˋ ㄉㄨㄢˋ

目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引证解释:

⒈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陈维崧《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飞琼音信。”

国语词典:

竭尽目力远望。

网络解释:

目断

  • 目断,读音是mù d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一直望到看不见。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