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气
拼音:yě qì
注音:一ㄝˇ ㄑ一ˋ

野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名)①粗俗不讲理,没礼貌的样子:粗声~。②淳朴自然的乡野气息:诗风~十足。

引证解释:

⒈ 野外的气象。

唐刘希夷《晚憩南阳旅馆》诗:“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

⒉ 野外的雾霭。

唐李商隐《戏赠张书记》诗:“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
明高启《过硖石》诗:“土门闭落日,野气白于水。”

⒊ 山野气息。

宋梅尧臣《会胜院沃州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⒋ 指粗俗气息。

宋杨万里《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庭中梅花如贵人,也无野气也无尘。”
朱自清《论朗诵诗》:“单是看写出来的诗,会觉得咄咄逼人,野气、火气、教训气;可是走进群众里去听,听上几回,就会不觉得这些了。”

⒌ 犹兴旺。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这是新添的,前天还没卖座。生意真是野气。”

网络解释:

野气

  • 【词语】野气
  • 【拼音】yě qì
  • 【释义】1.野外的气象。2.野外的雾霭。3.山野气息。4.指粗俗气息。5.犹兴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FCB
    • 五行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