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纷错
拼音:yì lùn fēn cuò
注音:一ˋ ㄌㄨㄣˋ ㄈㄣ ㄘㄨㄛˋ
词性: 成语

议论纷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亦作“议论纷紜”、“议论纷纷”。 《通志·乐府总序》:“东汉之末,礼乐萧条,虽东观石渠议论纷紜,无补於事。”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再説贾似道罢相,朝中议论纷纷,谓其罪不止此。”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阿穉》:“凡见阿雏者,男则颠倒,女则欣慕,猜疑默拟,议论纷紜。”
刘绍棠《西苑草》:“他俩现在越发脱离群众,每天下午跑到宝塔下去谈天,群众议论纷纷。”

网络解释:

议论纷错

  • 议论纷错,读音yì lùn fēn cuò,汉语成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出自《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 议论纷错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 拼音fēn
    • 注音ㄈ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WVN
    • 五行

    (形)多;杂乱:~华|~纶|~披。

    • 拼音cuò
    • 注音ㄘ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AJG
    • 五行

    (1)(形)不对;过失:~字。

    (2)(形)交叉:~落。

    (3)(动)互相摩擦:~牙。

    (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

    (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

    (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7)(动)打磨玉石:攻~。

    (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