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司寇
拼音:yě sī kòu
注音:一ㄝˇ ㄙ ㄎㄡˋ

野司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名。掌郊野之诉讼及管理所征发的徒役。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郊野之诉讼及管理所征发的徒役。

《左传·昭公十八年》:“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
杜预注:“野司寇,县士也。”
孔颖达疏:“《周礼》司寇属官有县士……各掌其县之民数而听其狱讼。若邦有大役,聚众庶。”

网络解释:

野司寇

  •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掌野鄙县邑民众狱治。一说相当《周礼》的“县士”。《左传·昭公十八年》:“使野司寇各保其征。”杜预注: “县士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FCB
    • 五行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GKD
    • 五行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 拼音kòu
    • 注音ㄎ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FQC
    • 五行

    (1)(名)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海~|外~。

    (2)(动)敌人来侵略:入~。

    (3)(Kò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