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
拼音:bǎi nà
注音:ㄅㄞˇ ㄋㄚˋ

百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百衲bǎinà

(1) 本指僧衣,后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monk's robe;collec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百纳”。指僧衣。衲谓补缀,百言其多。

唐李端《秋日忆暕上人》诗:“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唐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三盃嵬峩忘机客,百纳头陀任运僧。”
宋苏轼《石塔戒衣铭》:“云何此法衣,补缉成百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僧》:“济南一僧,不知何许人。赤足衣百衲。”
湘剧《思凡》:“身入空门,受尽折磨……身穿百衲,腰系绳索。”

⒉ 见“百衲琴”。

国语词典:

缝补很多。

如:「百衲本」。

网络解释:

百衲

  • 【拼音】:bǎi nà
  • 指僧衣,后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JF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UMW

    (1)(动)补缀:百~衣|百~本。

    (2)(名)和尚穿的衣服;和尚用做自称:老~(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