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
拼音: | hēi sōng |
注音: | ㄏㄟ ㄙㄨㄥ |
黑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冬芽白色。叶二针一束,粗硬,树脂管中生。球果鳞脐有短刺。我国大连﹑山东沿海及蒙山地区﹑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有栽培。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冬芽白色。叶二针一束,粗硬,树脂管中生。球果鳞脐有短刺。我国大连、山东沿海及蒙山地区、 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有栽培。
引前蜀贯休《边上行》:“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西游记》第八十回:“师徒正自閒叙,又见一派黑松大林。”
国语词典: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枝开展成阔圆锥状树冠,树皮黑灰色,针叶质硬粗短,四月开单性花,毬果呈圆锥状卵形。适于造林防风砂,亦可作建材。其脂可制松香油以供药用。原产于日本、南韩。
网络解释:
黑松 (日本黑松)
字义分解
- 拼音hēi
- 注音ㄏㄟ
- 笔划12
- 繁体黑
- 五笔LFOU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