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止
拼音: | dìng zhǐ |
注音: | ㄉ一ㄥˋ ㄓˇ |
定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2.停顿;止息。 3.犹定准。
引证解释:
⒈ 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引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高适《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磯。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前蜀李珣《渔歌子》词之四:“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来无定止,去亦何为?”
⒉ 停顿;止息。
引唐李白《猛虎行》:“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刄》:“今后呵。随着东风为定止,或者他秋来将我做齐紈视,我也甘心为他憔悴死。”
⒊ 犹定准。
引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二折:“他飜手云,覆手雨,没定止性儿难据。”
网络解释:
定止
字义分解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定
- 五笔PGHU
- 五行火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与定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