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公
拼音:shí bā gōng
注音:ㄕˊ ㄅㄚ ㄍㄨㄥ

十八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

《艺文类聚》卷八八引晋张勃《吴录》:“丁固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宋苏轼《夜烧松明火》诗:“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元方回《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诗:“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网络解释:

十八公 (汉语词汇)

  • 十八公,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指松。拆“松”为“十八公”三字,因以为别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TY
    • 五行

    (1)数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