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之才
拼音: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注音: | ㄉㄨㄥˋ ㄌ一ㄤˊ ㄓ ㄘㄞˊ |
词性: | 成语 |
栋梁之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义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网络解释:
栋梁之才
- 1、张教授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无疑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 2、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 3、再过不久我们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 4、祖逖闻鸡起舞,后来建功立业,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5、他从相貌到气质都很出众,是个栋梁之才,其前程无可限量。
- 6、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见,认为孟尝君收揽的并不是国家栋梁之才,他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梁
- 五笔IVWS
- 五行火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栋梁之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