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帛
拼音: | zá bó |
注音: | ㄗㄚˊ ㄅㄛˊ |
杂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 2.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
引证解释:
⒈ 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赐告治病,牛酒杂帛。”
《汉书·孔光传》:“光年七十, 元始五年薨。 莽白太后,使九卿策赠以太师博山侯印綬,赐乘舆秘器,金钱杂帛。”
⒉ 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
引《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
孙诒让正义:“杂帛者,縿斿异色,犹《士冠礼》之杂裳,皆取不专属一色之义。”
网络解释:
杂帛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