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才
拼音:bǐ cái
注音:ㄅ一ˇ ㄘㄞˊ

笔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才﹐写作才能。

引证解释:

⒈ 文才,写作才能。

《世说新语·文学》“太叔广” 刘孝标注引晋王隐《晋书》:“虞与广名位略同, 广长口才, 虞长笔才,俱少政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庾以笔才逾亲, 温以文思益厚。”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昔魏史称朱异有口才, 挚虞有笔才。”

网络解释:

笔才

  • 笔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ǐ cái,它是指文才,与口才相对,写作才能,它是表达能力之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形式,口才弱不一定笔才弱,两者没有一定关系。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