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茢
拼音: | táo liè |
注音: | ㄊㄠˊ ㄌ一ㄝˋ |
桃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桃杖与扫帚。古代用以辟邪除秽。
引证解释:
⒈ 桃杖与扫帚。古代用以辟邪除秽。
引《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
郑玄注:“桃,鬼所畏也,茢,扫帚,所以扫不祥。”
《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陈澔集说:“桃性辟恶,鬼神畏之……茢,苕帚也,所以除秽。巫执桃,祝执茢,小臣执戈。”
唐韩愈《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弔。”
元刘镗《观傩》诗:“归来桃茢坐深蕑,翠鴞黄狐犹在眼。”
网络解释:
桃茢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桃
- 五笔SIQN
- 五行木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