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顿
拼音:zhōng dùn
注音:ㄓㄨㄥ ㄉㄨㄣˋ

中顿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途中饮食的处所。

引证解释:

⒈ 途中饮食的处所。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突厥比数为寇,良以马邑为之中顿故也。”
胡三省注:“中顿者,谓中道有城有粮,可以顿食也。置食之所曰顿, 唐人多言置顿。”
《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中顿侍食,百官就宿顿迎驾讫,先发,或道涂隘远,则免迎驾。”

网络解释:

中顿

  • zhōng dùn ㄓㄨㄙ ㄉㄨㄣˋ
  • 中顿
  • 途中饮食的处所。《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 突厥 比数为寇,良以 马邑 为之中顿故也。” 胡三省 注:“中顿者,谓中道有城有粮,可以顿食也。置食之所曰顿, 唐 人多言置顿。”《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中顿侍食,百官就宿顿迎驾讫,先发,或道涂隘远,则免迎驾。”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