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俭
拼音: | hán jiǎn |
注音: | ㄏㄢˊ ㄐ一ㄢˇ |
寒俭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贫寒。
谓寒酸俭啬,不体面。
泛指俭朴。
形容诗文等浅露、单薄。
引证解释:
⒈ 贫寒。
引《平山冷燕》第十回:“我看你年虽少,只怕出身寒俭,纵能挥写,也不免郊寒岛瘦。”
⒉ 谓寒酸俭啬,不体面。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戴简恪公敦元,官司寇日,朝士呼为破败书厨,以公万卷罗胸而麤服敝车,外观极寒俭也。”
《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他们是阔人,眼眶子是大的,请他们不能过於寒俭,须得稍为体面些。”
郑观应《盛世危言·通使》:“﹝出使官员﹞一切车马服饰,皆不可过事寒俭,以壮观瞻,尊国体。”
⒊ 泛指俭朴。
引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他住的地方非常寒俭,一张木桌几本《列国志》而已。”
⒋ 形容诗文等浅露、单薄。
引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司空表圣﹞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琴声之音,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王(王维 )诗丰縟而不华靡, 孟(孟浩然 )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初白诗又嫌其白描太多,稍觉寒俭;一遇使典处,即清切深稳,词意兼工。”
网络解释:
寒俭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寒
- 五笔PFJU
- 五行水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