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茅
拼音:qióng máo
注音:ㄑㄩㄥˊ ㄇㄠˊ

琼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灵草。古时用以占卜。
指菁茅。春秋时为楚国贡物,祭祀时用以缩酒。亦泛指贡品。

引证解释:

⒈ 灵草。古时用以占卜。

《楚辞·离骚》:“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王逸注:“琼茅,灵草也。”
琼,一本作“藑”。 《汉书·扬雄传上》:“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卜之琼茅蚌壳间,茫然不得影响。”

⒉ 指菁茅。 春秋时为楚国贡物,祭祀时用以缩酒。亦泛指贡品。参见“包茅”。

唐刘禹锡《为武中丞谢柑子表》:“果实既成,南方有贵;琼茅合贡,中禁为珍。”
元王旭《喜雨》诗:“圜丘埋苍玉,琼茅缩緑醑。”

网络解释:

琼茅

  • 琼茅是一个汉语词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qióng
    • 注音ㄑㄩ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GYIY
    • 五行

    (1)(名)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瑶|~楼玉宇|玉液~浆。

    (2)(名)指琼崖(海南岛)或琼州(旧府名;在海南岛上;府治在今琼山县)。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CBT
    • 五行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