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
拼音:lì zǐ
注音:ㄌ一ˋ ㄗˇ
词性: 名词

粒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 lì zǐ ] :

构成物体的比原子核更简单的物质,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和各种反粒子等。也叫基本粒子。


[ lì zi ] :

粒:豆~。盐~。


国语词典:

有质量而无体积的点。物理学用以说明物体运动的一种假设。

词语翻译

英语
(elementary)​ particle, grain, grain(of rice)​, granule
德语
Fadenlauf, Getreide (S)​
法语
particule, granule

网络解释:

粒子

  • 粒子(particle)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最早发现的粒子是原子、电子和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比起原子来是更为基本的物质组分,于是称之为基本粒子。以后这类粒子发现越来越多,累计已超过几百种,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此外这些粒子中有些粒子迄今的实验尚未发现其有内部结构,有些粒子实验显示具有明显的内部结构。看来这些粒子并不属于同一层次,因此基本粒子一词已成为历史,如今统称为粒子。粒子并不是像中子、质子等实际存在的具体的物质,而是它们的统称,是一种模型理念。词条详细介绍了电子、原子核、介子、夸克、轻子、强子族等粒子。
    • 1、闪电触发的粒子束大气层中以某种方式发生。这给科学家们研究粒子束如何在非真空状态下稳定存在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 2、由于其中有那么多粒子反射出来,这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描绘反射面的类型,如反射面的尘土情况、岩石情况、甚至含冰量情况等。
    • 3、科学发展使人类思维深入到“基本粒子”的层次,在研究微观世界的组成时,我们有必要对原子论思维模式中某些机械的观念进行修正。
    • 4、还有其它的计策,比如用有反光效应的气溶胶粒子覆盖地球,或生产吸收二氧化碳的人树木,还有把二氧化碳倒入地下水库的计策。
    • 5、此外,金属奈米粒子的表面电浆共振吸收波带,会随奈米粒子大小不同而不同。
    • 6、但幸运的是,太阳风的大部分粒子都被地球磁气圈拒之门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UG
    • 五行

    (1)(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米~儿。

    (2)(量)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三~子弹。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