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
拼音: | kǎ lún |
注音: | ㄎㄚˇ ㄌㄨㄣˊ |
卡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了望戍守,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叫卡伦。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在东北、 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了望戍守,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叫卡伦。
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乌鲁木齐遣犯刘刚 ……将出境矣,夜遇一叟,曰:‘汝逋亡者耶?前有卡伦,恐不得过。’”
注:“卡伦者,戍守瞭望之地也。”
清龚自珍《蒙古台卡志序》:“卡伦:以山为卡伦,以河为卡伦,以楼望为卡伦,二十五部四喀尔喀如其境。”
清昭槤《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前锋营相形势设卡伦於路左右,各竖飞虎旗帜以为侦哨,以禁行人之諠嚣者。”
国语词典:
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设置官兵戍守瞭望、兼管税收等事的处所。
字义分解
- 拼音qiǎ,kǎ
- 注音ㄑㄧㄚˇ,ㄎㄚˇ
- 笔划5
- 繁体卡
- 五笔HHU
- 五行木
qiǎ
1. 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卡。卡子。
2. 夹东西的器具:发(fà)卡。领带卡。
3. 夹在中间,堵塞:卡壳。鱼刺卡在嗓子里。
kǎ1.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卡脖子。
2. 把人阻挡住:卡住敌人的退路。
3. 机械工程的专用工具:卡钳。卡尺。卡规。
与卡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