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除
拼音:dàng chú
注音:ㄉㄤˋ ㄔㄨˊ

荡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扫荡灭除。

引证解释:

⒈ 扫荡灭除。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精卒数万人,宿恶盪除,所过肃清。”
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制变以奇,盪除以杀。”
肃清,彻底消除。 《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新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
唐陆龟蒙《彼农》诗之一:“世路巇险,淳风荡除。”
《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愿兴弔伐之师,隆继絶之义,荡除奸凶。”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倘非天纵之圣,积习当然也不能顿然荡除。”

网络解释:

荡除

  • 荡除是汉语词语,拼音dàng chú ,意思是扫荡灭除。
    • 1、运气于掌心,凝于指尖,控制气徐徐而入,凝成线荡除体内的阴寒毒气。
    • 2、嘉靖三十四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 3、天驱不死,大燮未亡呀!悯帝尚有野王遗志,我北云必当荡除篡国奸凶。
    • 4、蔡某忝列谏言,发遣青云路,自当恪尽职守,详察下情,以达圣听,荡除……
    • 5、身为华夏儿女,恨不能荡除蛮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 6、施主你戾气太重,若是能随我回大悲寺清修一段时日,必能荡除心中邪念。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g
    • 注音ㄉ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INR
    • 五行

    (1)(动)摇动:~桨。

    (2)(动)洗涤;清除:涤~。

    (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

    (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

    (5)(名)浅水湖:芦花~。

    • 拼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WTY
    • 五行

    (1)(动)去掉:斩草~根。

    (2)(介)不算在内:~外。

    (3)(名)算术中用一个不是零的数把另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六~二。

    (4)(名)台阶:庭~。

    (5)(动)封建时代指任命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