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
拼音: | yòu líng |
注音: | 一ㄡˋ ㄌ一ㄥˊ |
幼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幼年。
引证解释:
⒈ 幼年。
引晋曹毗《对儒》:“奇发幼龄,翰披儒童。”
唐孟郊《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诗:“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臺。”
网络解释:
幼龄
- 1、幼龄林、中龄林均表现出严重的水分亏缺,而近熟林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 2、对幼龄虎与成年虎,公虎与母虎作了比较。
- 3、利基虽然是一个幼龄猩猩,但它也能在属于它自己的丛林上漫步。
- 4、河北省有两位农民在果园里连续观察六天,发现一只蠋蝽成虫总共吃掉五十九只幼龄舟形毛虫。
- 5、正在生长的幼龄叶是使同化物向上移动的一个很强有力的“库”
- 6、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已是我国林业的紧迫任务。
字义分解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幼
- 五笔XLN
- 五行土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