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子
拼音:xìng zǐ
注音:ㄒ一ㄥˋ ㄗˇ
词性: 名词

性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性情,脾气。

指素性、本性。

事物的特性。

引证解释:

⒈ 性情,脾气。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老龙云:]你怎生性子乖劣,不与小龙相和。”
清李渔《蜃中楼·回宫》:“我説你的性子略使一使,定要损伤许多元气。”
梁斌《播火记》十七:“他人儿生得虽面善,性子可是倔强得厉害。”

⒉ 指素性、本性。

峻青《海啸》第二章:“大老姜的个子大,胃口也大,要是由着性子,所有这一些也不够他一个人吃。”

⒊ 事物的特性。

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我常见爹爹制药到了巴豆一味,就不敢亲自动手,定要央人代制,只因巴豆的性子极狠极烈。”

国语词典:

性情、脾气。

词语翻译

英语
temper
德语
abhärten, Charakter (S)​
法语
tempérament

网络解释:

性子

  • 性子,是汉语词汇,出自 《柳毅传书》,解释为性情,脾气。
    • 1、这匹马性子烈,一般人使唤不了。
    • 2、妹妹时常耍小性子,要是一点事情不合她意,她就会让整个家鸡犬不宁。
    • 3、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严重了!
    • 4、国家的财产,怎能由着你们这些败家子的性子挥金如土,随意胡来呢!
    • 5、他是一个直性子,有时候说话不听,你要多担待。
    • 6、原本想要亲自送你离开了的,现在是不行了。以后,别再逞强,别再使小孩性子

    字义分解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