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舍
拼音:pí shè
注音:ㄆ一ˊ ㄕㄜˋ

毗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梵文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邻舍。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梵文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遂利远近”自注:“﹝吠奢﹞,旧曰毗估。”
毗,一本作“毘”。 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餘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陁是也。”

⒉ 邻舍。

林纾《清中宪大夫揭阳姚公墓志铭》:“故每遇无聊不平,輙键户,取所手録者,抗声击节,恣读无已,声震毗舍,过者怪诧。”

网络解释:

毗舍

  • 毗舍是词语,拼音pí shè,释义为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或邻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XXN
    • 五行

    (1)(动)〈书〉毗连:~邻。

    (2)(动)〈书〉辅助。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