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蒲
拼音: | zhī pú |
注音: | ㄓ ㄆㄨˊ |
织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蒲为席。《左传.文公二年》:"﹝臧文仲﹞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杜预注:"家人贩席,言其与民争利。"后即用作为政不仁与民争利之典故。
引证解释:
⒈ 编蒲为席。
引《左传·文公二年》:“﹝臧文仲﹞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
杜预注:“家人贩席,言其与民争利。”
后即用作为政不仁与民争利之典故。 《南史·范泰传》:“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织蒲谓之不仁。”
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妾本絶於织蒲,马无闻於食粟。”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織
- 五笔XKWY
- 五行金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