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枉
拼音:huí wǎng
注音:ㄏㄨㄟˊ ㄨㄤˇ

回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冤枉,冤屈。

引证解释:

⒈ 冤枉,冤屈。

《后汉书·卢植传》:“原禁者,凡诸党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宋朱熹《答刘季章》:“然此亦无他,只是自家看得道义自不曾端的,故不能真知是非之辨,而为此回枉。不是説时病痛,乃是见处病痛也。”

网络解释:

回枉

  • huí wǎng ㄏㄨㄟˊ ㄨㄤˇ
  • 回枉
  • 冤枉,冤屈。《后汉书·卢植传》:“原禁者,凡诸党锢,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宋 朱熹 《答刘季章》:“然此亦无他,只是自家看得道义自不曾端的,故不能真知是非之辨,而为此回枉。不是说时病痛,乃是见处病痛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í
    • 注音ㄏㄨㄟ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KD
    • 五行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 拼音wǎng
    • 注音ㄨㄤ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GG
    • 五行

    (1)(形)弯曲或歪斜。

    (2)(动)使歪曲:~法。

    (3)(形)冤屈:冤~。

    (4)(副)白白地;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