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镕
拼音:táo róng
注音:ㄊㄠˊ ㄖㄨㄥˊ

陶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陶熔'。
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熔化﹐融合。
比喻浸润﹐影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陶熔”。

⒉ 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前蜀杜光庭《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臣曲荷陶鎔,实深造化,唯虔祷祝,少答恩慈。”
宋曾巩《贺东府启》:“巩蚤游墙屏,幸遇陶鎔。”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安老爷、安太太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
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

⒊ 熔化,融合。

清黄景仁《太白墓》诗:“陶鎔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清黄鷟来《述别叙怀》诗之四:“陶谢与李杜,大冶归陶鎔。”

⒋ 比喻浸润,影响。

李书成《学生之竞争》:“加之数十年陶熔于宦海,养成一种柔滑狡狯、麻木不知痛痒之性质。”

国语词典:

陶冶镕铸。

网络解释:

陶镕

  • 20岁时参加清朝的科考,考中举人。他曾经为反对地方政府卖铜官山矿给外国人,同安庆士绅七人面见抚台,呈递意见书。见抚台面有难色,他正色言道:“大府守土有责,应当力争”。于1905年他创立了舒城第一所新式学校,并任该学堂堂长。戊戌变法前后,他接受新思想,拥护变法。清末(1910年),作为君主立宪的准备,清政府开设资政院,他被推选为资政院民选议员。会上他曾经发言说:“今上好民之所恶,恶民之所好”,台下有人说:陶鎔欺君,而他仍侃侃而谈。据说当时的摄政王欲杀它,段祺瑞知道后即将他贬到湖北沙市做县令。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y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QRM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yáo

    1. 通“窑”。窑灶。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PWK
    • 五行

    1.熔铸金属的模型,引申为楷模。多 用于人名。

    2.“鎔”,另见“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