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óng téng hǔ yuè |
注音: | ㄌㄨㄥˊ ㄊㄥˊ ㄏㄨˇ ㄩㄝˋ |
词性: | 成语 |
龙腾虎跃的意思
词语解释:
龙腾虎跃
(1) 如蛟龙飞腾,猛虎跳跃。形容威武雄壮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矫健有力,生气勃勃。
引王士美《铁旋风》第一部:“他刚要回头再唤一声,见强小兵已经猛策他的那匹龙腾虎跃的火焰驹,雷鸣电闪般地驰骋过去。”
柯岩《她爱祖国的明天·“你的兵变了么”》:“新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辅导员也龙腾虎跃,起来接班。”
⒉ 形容笔势飞动遒劲。
引冯夏熊《背兴的恋爱》:“这一幅字写得苍劲有力,龙腾虎跃,气势不凡。”
⒊ 喻精神振奋,有所作为。
引梁启超《志未酬》诗:“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七章:“﹝李自成﹞坚信只要度过这一段困难日子,局势就会好转,任自己龙腾虎跃。”
国语词典:
如龙飞腾,如虎跳跃。形容精神奕奕,行动矫健。
如:「在运动场上,他是个龙腾虎跃的风云人物。」
网络解释:
龙腾虎跃
龙腾虎跃 (汉语词汇)
- 1、运动会上,同学们精神焕发,龙腾虎跃,创造出了不少成绩。
- 2、广场上,欢乐的人群龙腾虎跃,载歌载舞。
- 3、篮球场上,双方队员龙腾虎跃,打得难解难分。
- 4、拔河比赛要开始了运动员们个个龙腾虎跃跃跃欲试。
- 5、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
- 6、西方人梦到了龙腾虎跃。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téng
- 注音ㄊㄥˊ
- 笔划13
- 繁体騰
- 五笔EUDC
- 五行火
(1)(动)奔驰或跳跃:~空|~起。
(2)(动)升到空中:升~|飞~。
(3)(动)使空:~开|~地方。
(4)(动)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反复:折~|翻~。
(5)(动)(Ténɡ)姓。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与龙腾虎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