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逆
拼音:hūn nì
注音:ㄏㄨㄣ ㄋ一ˋ

昏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对悖逆者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 对悖逆者的蔑称。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
宋无名氏《梅妃传》:“奔窜而归,受制昏逆,四顾嬪嬙,斩亡俱尽,穷独苟活,天下哀之。”

国语词典:

叛贼。

网络解释:

昏逆

  • 昏逆是汉语词汇,读音为hūn nì ,意思是对悖逆者的蔑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AJF
    • 五行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

    • 拼音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TP
    • 五行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