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箭牌
拼音:dǎng jiàn pái
注音:ㄉㄤˇ ㄐ一ㄢˋ ㄆㄞˊ
词性: 名词

挡箭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挡箭牌dǎngjiànpái

(1) 古代防御武器中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

shield;(fig) pretect;excuse

引证解释:

⒈ 盾牌。亦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这岂不是把我们韩国拿来做列国的挡箭牌吗?”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二章:“不过有了这口头禅做挡箭牌,于当事人到底方便得多。”
亦称“挡牌”。 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待到将来各种名作有了直接译本,则重译本便是应该淘汰的时候,然而必须那译本比旧译本好,不能但以‘直接翻译’当作护身的挡牌。”

国语词典:

遮挡飞箭的盾牌。

如:「每次叫他帮忙做家事,他就以考试作为挡箭牌。」

网络解释:

挡箭牌

  • 挡箭牌,指古代防御武器中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以掩护的东西。
    • 1、对喜欢逃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无疑成了最的挡箭牌
    • 2、而事实上,叶少龙确实被晟晓语拿来当做挡箭牌用了,此时他感到一阵地蛋疼。
    • 3、我把它推开,赶忙拉过一张桌子作挡箭牌
    • 4、“兴趣”有点像是自己的挡箭牌,只要自己觉得就是,喜欢归喜欢,但是也有厌倦的时候。不过厌倦了就厌倦了,不用负责任。这样才叫“兴趣”吧。“兴趣”可能只是自己的一个挡箭牌而已。木村拓哉。
    • 5、一直以来,“临时”成了为“摊上大事”的权力机关顶杠替罪最常用的遮羞布、挡箭牌。 
    • 6、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欧文·亚隆。

    字义分解

    • 拼音dǎng,dàng
    • 注音ㄉㄤˇ,ㄉ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IVG
    • 五行

    dǎng

    1. 阻拦,遮蔽:阻挡。拦挡。遮挡。

    2. 指“排挡”:挂挡。换挡。

    3.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dàng

    1. 〔摒(bìng)挡〕见“摒”。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UE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

    • 拼音pái
    • 注音ㄆㄞ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HGF
    • 五行

    (1)(名)(~子、~儿)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志;上面多有文字或符号:招~|指路~|存车~子。

    (2)(名)(~子、~儿)产品的专用名称:解放~汽车。

    (3)(名)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打~|麻将~|王~|纸~。

    (4)(名)(~子)词曲的调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