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质
拼音:wú zhì
注音:ㄨˊ ㄓˋ

无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没有诚信。 2.没有实体。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诚信。

《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
孔颖达疏:“质,诚也。”
《左传·昭公十六年》:“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
杜预注:“质,信也。”

⒉ 没有实体。

南朝梁沉约《难范缜<神灭论>》:“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网络解释:

无质

  • 无质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ú zhì,意思是没有诚信。没有实体。
  •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FMI
    • 五行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