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藏
拼音: | gū cáng |
注音: | ㄍㄨ ㄘㄤˊ |
孤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脾脏。古人用五脏配四时,肝配春,心配夏,肺配秋,肾配冬,独脾无所配,故称"孤藏"。藏,通"脏"。 2.指肾脏。藏,通"脏"。
引证解释:
⒈ 指脾脏。古人用五脏配四时,肝配春,心配夏,肺配秋,肾配冬,独脾无所配,故称“孤藏”。藏,通“臟”。
引《素问·玉机真藏论》:“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王冰注:“纳水穀,化津液,溉灌於肝心肺肾也。以不正主四时,故谓之孤藏。”
⒉ 指肾脏。藏,通“臟”。
引《素问·逆调论》:“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慄,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高世栻注:“肾水生肝木,肝为阴中之阳,故肝一阳也。少阴合心火,心为阳中之阳,故心二阳也。肾为阴中之阴,故肾孤藏也。”
网络解释:
孤藏
字义分解
- 拼音gū
- 注音ㄍㄨ
- 笔划8
- 繁体孤
- 五笔BRCY
- 五行木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