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丘
拼音:jiè qiū
注音:ㄐ一ㄝˋ ㄑ一ㄡ

介丘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介邱'。
大山。
微小的土山。介,通'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介邱”。

⒉ 大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登介丘,不亦恧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歌之以禎瑞,讚之以介邱。”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
唐张九龄《东封赦书》:“皆用事於介邱,作中於上帝。”
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可纪岱岳,宜登介丘。”

⒊ 微小的土山。介,通“芥”。

汉扬雄《法言·吾子》:“升东岳而知众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乎!”
宋咸注:“介,小也。”

国语词典:

大山。

网络解释:

介丘

  • 介丘是汉语词语,亦作“ 介邱 ”。
  • 拼音:jiè qiū
  • 释义:1、大山。2、微小的土山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JJ
    • 五行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GD
    • 五行

    (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

    (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

    (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