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王
拼音: | zhōng wáng |
注音: | ㄓㄨㄥ ㄨㄤˊ |
钟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引《晋书·王羲之传论》:“伯英临池之妙,无復餘踪; 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跡。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
《周书·赵文深传》:“文深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
唐皎然《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
清吴伟业《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董巨,名家毫素重钟王。”
国语词典:
三国魏钟繇、晋王羲之皆为楷行书法的代表人物,故世并称为「钟王」。
网络解释:
钟王 (俄罗斯伊凡大帝钟楼)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金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