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馒头
拼音:tǔ mán tóu
注音:ㄊㄨˇ ㄇㄢˊ ˙ㄊㄡ

土馒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坟墓。

引证解释:

⒈ 指坟墓。

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喫一箇,莫嫌没滋味。”
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箇土馒头。”
清周亮工《与王隆吉书》:“过数年,老人入土馒头中,深松茂柏尚不知爱,区区世上名,亦復何关?”

国语词典:

坟墓。因形似馒头,故称为「土馒头」。

网络解释:

土馒头

  • 土馒头(tǔ mán tou ㄊㄨˇ ㄇㄢˊ ㄊㄡ)指坟墓,出自唐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QNJC
    • 五行

    [ mán ]

    1. 〔馒头〕a.一种用发面蒸成的食品,圆形或长方形,无馅;b.方言,指包子(“头”均读轻声)。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