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炮
拼音:wǔ pào
注音:ㄨˇ ㄆㄠˋ

午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午的号炮。旧时有的都市于每天正午鸣炮一响﹐作为定时的标准。

引证解释:

⒈ 正午的号炮。旧时有的都市于每天正午鸣炮一响,作为定时的标准。

王统照《生与死的一行列》:“天气冷得厉害……虽然听到午炮放过,日影可没曾露出一点。”

国语词典:

正午的号炮。作为时间的标准,供人校对时刻。

网络解释:

午炮

  • 在香港怡东酒店对面一个小公园内。穿过告士打道一条隧道即可到达。隧道入口在怡东酒店西面,世界贸易中心告士打道入口前面。
    • 1、只听“咚”的一声,全市四门都能听到午炮响了。
    • 2、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
    • 3、在清朝时,西安城就有放“午炮”的习俗,向人们报时,一直持续到解放初。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J
    • 五行

    (1)(名)地支的第七位。参看〔干支〕。

    (2)(名)白天十二点:~时|正~。

    • 拼音páo,bāo,pào
    • 注音ㄆㄠˊ,ㄅㄠ,ㄆ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QNN
    • 五行

    páo

    1. 烧:炮炙。炮烙(luò)。炮制。

    bāo

    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pào

    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2. 爆竹:鞭炮。花炮。

    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