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阏
拼音: | yù yān |
注音: | ㄩˋ ㄜˋ |
郁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郁遏”。
《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谓受压抑,遏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鬱遏”。
⒉ 犹郁滞。
引《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鬱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高诱注:“閼读曰遏止之遏。”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升麻》:“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也, 时珍用治阳气鬱遏及元气下陷诸病。”
⒊ 谓受压抑,遏止。
引唐陆龟蒙《怪松图赞》序:“及其壮也,力与石鬦,乘阳之威,怒己之轧,拔而将升,卒不胜其压,拥勇鬱遏,坌愤激訐,然后大丑彰於形质,天下指之为怪木。”
网络解释:
郁阏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8
- 繁体鬱
- 五笔DEBH
- 五行水
(1)(形)香气浓厚:~烈。
(2)(形)(Yù)姓。
(3)(形)(草木)茂盛:~~葱葱|浓~|葱~。
(4)(形)(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忧~|抑~|~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