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动字
拼音:wài dòng zì
注音:ㄨㄞˋ ㄉㄨㄥˋ ㄗˋ

外动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及物动词。也叫他动词或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

引证解释:

⒈ 即及物动词。也叫他动词或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

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正名》:“凡动字之行发而止乎外者,曰外动字,省曰外动。”
清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

网络解释:

外动字

  • 即及物动词。也叫他动词或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
  •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正名》:“凡动字之行发而止乎外者,曰外动字,省曰外动。”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实字》:“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