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昌
拼音:kè chāng
注音:ㄎㄜˋ ㄔㄤ

克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郑玄笺:'文王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孙。'后因称子孙昌大为'克昌'。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子孙昌大为“克昌”。

《诗·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郑玄笺:“文王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孙。”
《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必致休徵克昌之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
《北史·僭伪附庸传》:“今託以大业,未见克昌之美。”
《南史·齐宗室传论》:“有齐宗室,唯始安之后克昌。”

网络解释:

克昌

  • 克昌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 kè chāng
  • 意思是子孙昌大。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chāng
    • 注音ㄔㄤ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JF
    • 五行

    (1)(形)繁荣;兴旺:~明|蕃~|南~|武~|繁荣~盛。

    (2)(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