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疙疸
拼音:lǎo gē dǎn
注音:ㄌㄠˇ ㄍㄜ ㄉㄢˇ

老疙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最小的儿女。
方言。旧时东北一带对乡间绑票股匪头目之称。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最小的儿女。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他又找到了杨福元,人们都叫他杨老疙疸。”

⒉ 方言。旧时东北一带对乡间绑票股匪头目之称。

网络解释:

老疙疸

  • 老疙疸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最小的儿女;也是旧时东北一带对乡间绑票股匪头目之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lǎo
    • 注音ㄌㄠ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TXB

    (1)(形)衰老;年岁大

    (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

    (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

    (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

    (5)(形)陈旧:~脑筋|~机器。

    (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

    (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

    (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

    (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

    • 拼音
    • 注音ㄍㄜ,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TNV
    • 五行

    [ gē ]

    1. 〔疙瘩〕a.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如“头上起了个疙疙”;b.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芥菜疙疙”;c.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思想疙疙”;d.不通畅或不爽利,如“这篇作文中的语句很疙疙”;e.量词,如“一疙疙糕”;f.麻烦,别扭。均亦作“疙疸”(“瘩”、“疸”均读轻声)。

    • 拼音dǎn,da
    • 注音ㄉ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JGD
    • 五行

    dǎn

    1. 〔黄疸〕病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亦作“黄病”。

    da

    1. 见“ 疙瘩 ”(gēda)。